众观济宁丨运河之脊,何以为济?
2025-05-13 17:23 大众网
宋庄村党支部书记宋庆春展示的宋氏族谱中,详细记录了宋礼、白英二人的治河故事。“会通河疏浚后水源不足,宋礼微服寻访治水贤才时,梦见白熊驮其凌空踏地成泉,经随行官员解梦,最终在彩山村寻得通晓水脉、点泉为源的白英。”据宋礼的21代孙宋昭营讲述,“白英点泉”“龙王分水”等传奇故事在汶上家喻户晓,已成为运河文化重要记忆。
“他们因河结缘,更因心系百姓志同道合,结为异姓兄弟,嘱咐子孙世代交好。”白庄村党支部书记白咸金娓娓说道,“如今宋白两家仍亲如一家,恪守‘为官清正、经商诚信、务农勤耕’的家训,传承祖辈精神。”
宋庄、白庄两村正是汶上县推动运河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的缩影。宋氏家训强调“上体国忧、下悯民困”,白氏后人则秉持“身处岩穴而心在天下”的担当,这些精神成为凝聚运河两岸百姓共识的文化根基。

弘治十年造河道官砖
在活化运河文化方面,汶上县以南旺分水枢纽为核心,打造了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通过3D演示、古河道遗址展示等方式,还原工程技术,更成为干部政德教育和廉政文化的重要实践基地,让“千年官砖”承载的制度智慧与清廉精神焕发现代价值。
宋礼与白英的合作,打破了古时“官贵民贱”的桎梏,证明智慧与担当不分出身。南旺枢纽不仅是土木工程的巅峰,更是中国古代协作精神与科技创新的缩影。正如流淌的运河水,他们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提醒着后人:真正的“封神”,源于对苍生的担当与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