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馆一文物,讲述山东抗战历史、热血故事

2025-05-18 07:13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最惊险的一次盘查与搜索发生在1947年。”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讲起奶奶说过的往事。有一天,国民党还乡团闯进王换于家中,恶狠狠地问她有没有藏共产党的东西。“过去打鬼子的,到俺家也不过是喝口水,俺没见过什么东西。”当时,王换于沉着冷静地回答,但其实这本书正塞在她的棉裤腰里。匪徒把刺刀架到她的脖子上威胁说:“今天要是交不出东西,就要你这条老命!”王换于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你们愿意要我这条老命,就拿去吧!”

  在王换于家中一通翻找之后,没有收获的匪徒又要搜身。就在这时,王换于急中生智大喊大叫,故意解开衣襟让他们搜身,接着她又做出解裤腰带的样子,这些匪徒看见她的架势,断定她身上不可能有什么重要东西,就走了。就这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书保存了下来。

  王换于常常拿出这本书来晒晒,怕被虫子咬了。直到1978年,王换于已经成为年逾九旬的老人了,她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妥善地保存书籍,便把这本书交给沂南县。随后,这本书被征调到山东省档案馆,填补了省档案馆关于山东省联合大会的资料空白。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

  一块金矿石见证的“黄金运输线”

  泰安无金,却藏金魂。

  5月16日,当记者踏入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时,一块灰褐斑驳的金矿石静卧展柜中央。它旁边,两根竹筒裂痕如泪,一条子弹袋磨痕斑驳,三件看似寻常的物件,却是八十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黄金大转移”的沉默物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