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丨从分散到抱团,一枚钉子的“共享方程式”

2025-07-18 09:34   河北日报

  阅读提示

  为了生产一枚小小的钉子,产业链上27家企业搬进一个园区,通过平台和资源共享,实现产品销售比同行溢价10%,制钉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发展。

  这是邢台市任泽区共享工厂带来的改变。

  原本单打独斗的制钉企业如何走向抱团发展?在共享工厂,资源如何实现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是什么推动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

  在任泽区,记者探访了一枚钉子通过共享制造走出的降本增效之路。

  7月7日,邢台市任泽区龙泉剑集团—厚力五金产业园的制钉车间内,全自动电窑对粗拔后的钢丝进行退火处理。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厂房共享

  产业链8个环节全覆盖

  7月4日,邢台市任泽区龙泉剑集团—厚力五金产业园(以下简称“厚力园区”),制钉生产线上机器轰鸣。手指粗细的原材料盘条,经过拔丝、退火、制钉、热处理等多个环节,变成一斗斗待包装的成品钉。

  记者参观完生产流程,起初并没有看出这里与传统工厂有什么不同,直到最后留意到盛放钉子的周转斗。

  在这些容量约1.7吨的周转斗上,印着“功熙”“摩图”“亚东”等字样,这是当地制钉企业的名字。不同周转斗里的钉子,是相应企业的产品。

  厚力园区,不独属于任何一家企业,这里是一个汇聚了27家金属制品企业的共享工厂。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