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丨从分散到抱团,一枚钉子的“共享方程式”

2025-07-18 09:34   河北日报

  厚力园区占地面积110亩。厂房由链主企业河北龙泉剑钉业集团(以下简称“龙泉剑集团”)投资建设,包括生产车间、磷化车间、仓储库房等约6.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租用厂房,自购设备。共享工厂2021年投产,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干壁钉。

  制钉产业,属于任泽区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全区制钉企业约140家,主要聚集在邢家湾镇。走在镇上,“制钉厂”“金属制品厂”的招牌一家接一家。

  “任泽区制钉产业集群规模大,但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品牌知名度低,产业一直面临小散低的发展瓶颈。”任泽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张占强说。

  在任泽区,很多制钉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只能长期从事生产环节上某一道工序,而其他工序,需要把半成品钉子外运到其他企业完成。这样一来,运输费用就成了制钉企业一笔不小的开销。

  邢台市任泽区功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功熙公司”)在搬入厚力园区前,是一家专门从事制钉工序的企业。企业生产一直饱受“转运”之苦。

  “从生产成品丝的企业购进原料,运费每吨10元;生产好的钉子拉到热处理企业,每吨又要10元;从热处理企业拉到邯郸永年进行磷化处理,每吨再加20元。”该公司董事长宋云飞掰着手指算,仅周转于各企业之间的运费,就让每吨钉子成本增加了40元。

  40元还只是一个平均值,一些企业的周转运费甚至达到每吨80元。

  2021年,功熙公司搬进了厚力园区共享工厂,这笔运费一下就省下来了。

  现在,功熙公司上游的成品丝生产企业,和自家的制钉生产线在同一个生产车间。下游的热处理车间和磷化车间,距离生产车间也只有几十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