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感知日照丨短视频时代,纪录片何以成为 “精神刚需”

2025-07-18 09:50   高新区发展集团

  曲祥英

  日出山巅,如鸟般灵动,像蛋壳一样轻薄,件件瑰宝,静静诉说着齐鲁大地的文化缘起和先民智慧;齐人变革称雄,鲁地礼乐绵长,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同点亮光耀华夏的文明之光。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于6月30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至今已完成了五集连播。在镜头的引领下,我们穿越数千年时光,探寻齐鲁大地的历史,感悟先人的智慧和思想,完成了一场深刻的文明溯源之旅。

  近些年,各种题材的纪录片受到大众欢迎。《航拍中国》立体全面地诠释了华夏大地的壮美与灵动,《生门》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医学领域的新世界,《新山海经》把中国古神话演绎地传神达意。我们从一部部纪录片中汲取文化的营养,也感悟生命的真谛,在回望与憧憬中完成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从早些年多被老年群体关注到逐渐收获广大年轻人青睐,纪录片走过了一段创新求变的探索历程,如今哲学思考、文化自信、精神价值成为核心表达。

  历史事实的哲学隐喻。当齐鲁先民对山川、河流的崇拜通过泰山、黄河具体物象体现出来时,我们读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当“有教无类”“中庸之道”在孔庙、尼山走向全世界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儒家思想”的现代回响;当“齐长城”“蛋壳杯”等残垣断瓦拼凑出一段历史时,我们感受到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文明长河的永恒。纪录片呈现的不是简单的知识哺育、道理说教,而是在隐喻的哲学理念中,把世界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处事原则,在潜移默化中呈现出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