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十二载丝路驰骋铸就内陆开放新标杆

2025-08-14 14:26   西安日报

  繁忙的西安国际港站。(资料图片)

  自2013年开行以来,十二年间,中欧班列(西安)以“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为核心,在运输网络、运行品质、产业赋能等方面持续突破,铸就内陆开放新标杆,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从零到3万 揭秘西安速度的核心密码

  在西安国际港站南货场,一座“大花篮”雕塑静静矗立——这里是2013年11月28日首列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地。彼时,谁也未曾想到,这条从内陆城市延伸出的铁路线,会在12年后成长为贯通亚欧的“钢铁驼队”主干线。如今,3万列的累计开行量不仅意味着西安贡献了全国中欧班列总量的四分之一,更创造了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的纪录。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西安铁路局对“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持续深耕。2025年8月13日,在“大花篮”东侧,12台龙门吊与7台正面吊昼夜作业,日装卸车能力近50列,年处理集装箱达120万TEU(标箱)。通过三次扩能改造,西安国际港站已形成5600亩占地、59条铁路作业线的规模,其中18条为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设计年吞吐量达540万标箱、运输能力6600万吨,为班列高频次开行筑牢硬件根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