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十二载丝路驰骋铸就内陆开放新标杆

2025-08-14 14:26   西安日报

  这种降本增效的密码,藏在一系列创新举措中。全国首趟铁路物流金融专列在这里发车,为企业提供3.3亿元融资支持;成立全国首个“丝路青锋”班列班组——这个平均年龄27岁、80%为女性的团队,整合了班列管理中营销开发、运输协调、安全管理、优化创新四大核心环节,实现了对铁路货运班列的全链条一体化专业管理。

  从物流通道到经济枢纽 产业赋能重塑经济格局

  中欧班列(西安)的蓬勃发展,正深刻改变着陕西乃至西北的产业格局。

  在西安国际港的中林木材物流园,来自俄罗斯、东欧的木材在这里加工集散,带动32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年吞吐量从10万吨跃升至100万吨,成为西北最大木材储备基地;五矿金属智慧物流园集仓储集散、剪切加工、钢材贸易于一身,堆存能力达22万吨,年吞吐量超400万吨,日开平量达300吨以上,吸引陕钢、包钢等企业落户,形成西北最大建材类物资集散分拨中心。

  爱菊粮油的故事更是中欧班列(西安)飞速发展的生动注脚。依托中欧班列,这家陕西企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山口、西安建起“三位一体”跨国产业体系,将中亚优质粮油直供西北市场,西安市场占有率达30%,全省覆盖率超60%。“以前是‘长安的荔枝’难运,现在中亚面粉10天就能到西安,这是中欧班列创造的奇迹。”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说。

  汽车产业的崛起同样得益于班列红利。比亚迪、吉利等车企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运输时间较海运缩短三分之二。陕西汽车产业借此加速向球化布局,西安正逐步成为一汽、上汽、五菱、东风、广汽等汽车生产基地在西北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中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