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载丝路驰骋铸就内陆开放新标杆
2025-08-14 14:26 西安日报
站在3万列的新起点,西安国际港站的扩能升级仍在加速。占地76亩的关铁优化提升项目即将建成,扩建后的查验场地及智能化查验库将进一步提升货物通关和周转效率;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合资建设的山东港铁海国际物流园,建成后将让东南亚海鲜通过海铁联运冷链运输直达西北人的餐桌。
从首列出发到3万列疾驰,中欧班列(西安)用12年时间书写了内陆对外开放的传奇。如今,18条国际运输干线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26条国内集结线路持续延伸,不仅吸引东南沿海外贸企业、物流企业及电商企业落户西安,更带动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记者手记
十二载钢轨延伸处 看见内陆开放的生长力
8月13日,西安国际港站阳光正好。南货场“大花篮”雕塑旁,龙门吊忙碌作业,9时50分,X9043次班列缓缓驶出,这列载着光伏组件的列车,成为中欧班列(西安)第30000列的“亲历者”。
2013年11月28日,首列班列从“大花篮”旁出发时,场景略显简陋。而今,12台龙门吊昼夜作业,7台正面吊往来穿梭,日装卸能力近50列,占地5600亩的场站、59条作业线构成坚实骨架,完成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国标杆”的蜕变。
“到杜伊斯堡只要12天,快了近一半!”这一句感慨道出“西安速度”的密码:全程时刻表班列如精准齿轮,“客车化”运行时刻精准到小时,跨境电商运输成本不到空运的五分之一,时效提升30%。跨里海“铁-海-铁”通道更将运输时间压减至11天,400列开行量占全国同方向80%,真正实现“条条大路通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