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一年受贿9000多万,互联网大厂如何反腐?
2025-09-19 07:30 中国新闻周刊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早在多年前,就有电商平台曾被曝称,一些入驻商家会在周末邀请平台员工出游,以此换取流量倾斜或准入特权。他称,在互联网公司,执行工作往往靠个人,而相关执行标准并不总是那么明确细致,在可松可紧的空间下,就为寻租留下了余地。
反腐仍存在难点
为打击内部腐败,不少互联网大厂建立了内部纪检监察部门。阿里巴巴设立廉政合规部,百度成立职业道德建设部,京东成立监察部,腾讯则开设反舞弊调查部,专门负责调查和处理内部贪腐问题。
一位字节跳动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每个季度会发布员工违规处理情况通报,还会让员工观看反腐教育片,做检测题。京东则是从2016年起设立反腐奖励基金,每年拿出1000万元奖励举报人,对举报的个人或合作伙伴给予5000元为起点的奖励,涉刑事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则从5万元起步。
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大厂之间又走向抱团反腐。2017年,京东、腾讯、百度、联想、小米等13家企业与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阳光诚信联盟”,通过共享黑名单制度,让有“前科”的员工在联盟内企业应聘时“现形”, 增加有腐败行为员工的再就业成本,同时也震慑其他员工。
字节跳动在此次通报中就明确提到,对于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人员,移送司法,并同步至诚信联盟和反舞弊联盟。
不过,多位受访者指出,虽然反腐体系在不断建设,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民企在处理内部贪腐问题时仍然面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