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业模式下,设备巡检主要依靠人工完成,难以及时发现潜在故障。“我们为设备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它们看得清、说得明,告诉我们哪里不舒服,哪里需要帮助。”负责打造智能干散货设备的张涛说道。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与团队成员先后对卸船机、堆取料机、门机等关键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着手于“眼”,设计安装了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将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传输到云端;着手于“耳”,开发设备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健康诊断。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功推出日照港智慧设备管理平台,设备运行效率提高35%,维护成本下降20%,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维护的转变。
不服输:即使失败1000次,也要冲锋!
500余天、1000多场会议、1000余次失败尝试、百余万字研究材料……创新是一场不畏艰辛的长途跋涉,总有“躲不开”“绕不过”的崎岖小路,只有经历无数次打磨,才能练成“金刚钻”。
走过10多个省市,只为打造最优解的系统。传统大宗干散货作业模式工艺复杂,影响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开发全流程互联互通的大宗干散货全域智慧管控系统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