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剧场到网络热搜 中国舞剧:佳作频现 未来可期
2025-02-12 09:25 光明日报
在当下短视频和流媒体建构的视觉影像时代,舞剧佳作被赋予更多视觉冲击力,舞者超凡脱俗的表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哪怕只有几十秒的时间,也常能脱颖而出,引起观众的模仿。舞剧《杜甫》中的《丽人行》就是典型案例。2019年初,舞剧《杜甫》在湖南大剧院演出后,湖南的一位舞蹈爱好者拍摄了自己翻跳的“丽人行”舞段,并配上了当时热播电视剧《楚乔传》的音乐《双面燕洵》上传网络。表现盛唐气象的舞蹈美学风韵迅速征服了短视频平台用户,引发大众模仿热潮,舞剧出品方重庆文化部门由此顺势展开一系列线下营销推广活动,让这段舞蹈在线上线下“双开花”。近年舞蹈类综艺节目如《舞蹈风暴》等,则依托对各类舞种和舞者的推介,为舞剧积累了潜在观众,承担了部分向大众科普舞蹈艺术的功能。
舞剧真正“爆红出圈”、走进大众视野,与2018、2019年间韩真、周莉亚导演,上海歌舞团出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密不可分,这部舞剧曾被许多媒体誉为中国原创舞剧的“现象级”作品。随后新创排的舞剧《只此青绿》(2021)、《红楼梦》(2021)持续引领舞剧热潮,而不少过往的成熟舞剧作品《孔子》(2013)《赵氏孤儿》(2015)《杜甫》(2016)《李白》(2017)《记忆深处》(2018)《醒·狮》(2018)等通过线上播映、综艺片段、粉丝“考古”、明星舞者“人带剧”等路径被重新“发现”乃至“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