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剧场到网络热搜 中国舞剧:佳作频现 未来可期
2025-02-12 09:25 光明日报
对一部舞剧舞蹈语汇艺术标准的衡量,不能仅停留在纯粹的视觉审美维度,或者以动作技术难度自我标榜的身体奇观。“舞剧”中的“舞”既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也与全剧的美学基调、情感逻辑和意义表达紧密关联,不能只见“舞段”不见“舞剧”,“舞”与“剧”应当是动态平衡的关系。《诗经》中“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名句说明了情感是舞蹈生发的内在动因,舞剧中优秀的舞蹈往往建立在角色的情感支点上,充沛的情感让起舞变得更合理。《只此青绿》中王希孟作画过程中不同的心理状态,如神思灌注时的快意飞扬、苦思冥想时的呕心沥血,展卷人与王希孟隔空对话的惺惺相惜等情感,均通过精彩的舞段编排,强烈感染了现场观众,淋漓尽致地渲染出伟大艺术家博大的精神世界,也凸显了该剧主题之一,即文化传承、艺术精神传承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构成舞台艺术综合语汇的诸多要素,如服装、化妆、道具、美术等在审美、技术和制作方面的升级换代也持续为舞剧之“好看”加持。时下最前沿的影像、数字及装置技术越来越频繁出现在舞剧舞台上,服务于舞蹈编创的艺术表达,让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得以落地实现,给观众带来媲美电影“大片”的视觉震撼和新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