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响应是否及时?车辆为何燃烧?车门是否锁死?小米SU7致三死车祸三问
2025-04-02 09:04 澎湃新闻
“总体来看,警报不够及时,反应时间不够充分,车辆的DMS检测到驾驶员较长时间出现分心状态,两次以上提醒还无效的情况下就应该停止该驾驶员使用NOA功能,通过这样的惩罚措施避免驾驶员错误地把辅助驾驶系统当成自动驾驶系统使用。”朱西产认为,面对当时的情况,驾驶员在慌张中能否采取最合理的紧急应对措施也很关键。

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智能驾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仍处于L2级(辅助驾驶)范畴,车辆具备部分自动化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等,但驾驶员依旧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的控制。
据小米SU7用户手册中提到,智能驾驶功能为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系统无法替代人类判断,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小米官方1日晚间回应称,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为何发生燃烧?
另一核心焦点是小米汽车的剧烈燃烧。
朱西产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应该是因为目前全球的电动汽车都还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电池,阴极和阳极之间必须依靠隔膜隔开,否则就会发生短路,被挤压和穿刺的时候隔膜破裂,内短路瞬间就会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