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有“潍”度丨潍坊的教育好在哪里?(上)

2025-04-08 16:43   大众网

  值得一提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48年潍县解放,中间长达37年的时间里,由于政局多变、战事频繁,潍县的教育时兴时断,历经宗旨多次变更、办学组织频繁更易,却始终没有停歇过。

  这期间,除了公办学校的频繁变更,潍县民间办学也蓬勃发展,丁星甫创办的潍县丁氏继志小学、郭虞琴创办的潍县郭氏学校、陈启之创办的陈氏学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些背负着家国主义和民族情怀的民间学校,为普及当时潍县民众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潍县解放后,潍坊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逐步走上正轨,各类中小学、高等院校蓬勃兴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潍坊教育迎来快速发展期。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拉开了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的序幕。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潍坊也围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展开了素质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