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土里土气”到“名扬万里” ——陕北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2025-04-10 14:50   光明日报

  科技赋能种质创新

  “这款小米茶选用航天育种小米,经过手工石碾磨制,口感光滑,保留了小米的清新香气和营养成分……”清明节假期,榆林市米脂县农投公司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大厅迎来众多游客,工作人员刘小瑞忙着推介航天育种小米的系列产品。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疏松透气的黄绵土以及千沟万壑的丘陵地形形成了天然的排水系统,为杂粮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米脂有着悠久的谷物种植历史,但过去谷物品种杂多,品质参差不齐,种质资源退化,导致种植效益和品质降低。为此,我们紧盯种源技术攻关,利用航天育种技术,提升种质资源。”米脂县小米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经过太空遨游后,种子不仅产量普遍增长,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作物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推动小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米脂县与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启动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种项目,成功选育出抗旱抗病、亩产增加15%以上的“米谷”1号、2号、3号系列谷种。目前,“米谷”1号、2号航天谷种顺利完成第七代地面选育。

  粮种佳,树种优。走进延安市吴起县南梁山吴起楸子试验站,眼前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科研人员正穿梭在试验田间,仔细观察吴起楸子的生长情况,记录每一株苗木的生长数据。

  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民张杰在果园搬运苹果。祁小军摄/光明图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