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土里土气”到“名扬万里” ——陕北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2025-04-10 14:50   光明日报

  为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024年,榆林全年累计举办中国品牌日、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榆林中原地区经贸洽谈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产销对接活动18场(次)。280多家(次)企业的120余类产品参展,签订产销对接协议20个,签约金额2.3亿元以上。

  这种“展会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更多当地企业找到了出海路径。神木市菌盛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武智林告诉记者,他在参加榆林相关部门组织的产品展销会时,敏锐捕捉到韩国市场对菌菇的需求,萌生了出口的想法。最终,在榆林海关的帮助下,去年9月,4.56吨蘑菇菌丝顺利出口韩国,实现了榆林蘑菇菌丝首次走出国门。

  农特产品搭上“电”车,离不开相关部门多方协同发力。榆林持续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覆盖。11个县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县,建成市级电商直播基地1个、电商创业孵化中心2个,电商物流配送中心11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581个,服务网络遍及全市12个县市区、155个乡镇和人口密集的行政村。

  从黄土高坡到世界餐桌,陕北构建起“品牌培育体系+电商销售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的立体化发展框架,让曾经深藏于黄土高原的特色农产品“触网上云”,借助电商快车驶向国际市场的广阔天地。

  作者:记者 张哲浩 李洁 本报通讯员 闫景 陈静仁《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10日 05版)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张立花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