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里土气”到“名扬万里” ——陕北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2025-04-10 14:50 光明日报
特色产业全链升级
在陕北的黄土沟壑间,羊群不仅是跃动千年的生计符号,更是深植于这片土地的文化图腾。从轻暖细腻的羊绒服饰,到深受市场青睐的自热羊肉锅,陕北羊产业正以全链升级之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迸发出强劲潜能。
在榆林市子洲县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里,不仅有全球最大的超细绒山羊种群,还有全球最大的规模化舍饲绒山羊基地,存栏超细绒山羊13.6万余只。走进该产业园红太集团羊绒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有序运转,一团团白如云朵、轻如蝉翼的羊绒源源不断地从厂房运出,准备发往国内外高端市场。
榆林每年产出羊绒1800吨,占全国羊绒总量的十分之一。凭借产绒量高、绒质优良等特性,“榆林白”成为久负盛名的优质羊绒原料,深受市场青睐。“我们生产的优质羊绒已经远超国际超细羊绒行业标准,羊绒制品远销26个国家和地区。”红太集团市场发展部部长吴晓燕介绍,今年年初,公司收到近4万件订单,总金额达到2400多万元,目前正在加足马力进行生产,确保按时按量交付订单。
产业链的活力在羊肉生产领域同样澎湃。在榆林市横山区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无菌车间内,工人们正将羊肉加工成冷鲜肉、自热火锅、羊杂熟食等6大类、50余款产品。“我们通过创新工艺,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经过无菌车间加工的纯羊肉产品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前提下,常温储存时间能达到6个月,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横山区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白成爱告诉记者,随着横山羊肉门店及体验店陆续入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横山羊肉”正从地方风味跃升为全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