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刑事辩护“实报实销”·共探司法实践难题|刑事辩护中的“实报实销”问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4-21 20:42 大众网

杨秋兰深入分析了实报实销案件操作难点,指出轻型犯罪案件辩护效果相对较好,重型犯罪案件则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关注的是,且实报实销案件并非仅由法院主导,侦查机关和检察院也会参与,部分侦查机关在逮捕当事人时会为案件出口留后路,对当事人不归案且难取证的诈骗案,会找兜底罪名移送,若重罪不成立就以轻罪做实报实销处理,这也需要辩护律师对案件定性问题进行重点把握。

会议最后由山东大学刑事司法与刑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律师协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胡常龙作总结发言。
胡常龙首先对“实报实销”刑事案件进行了分类,进而指出了刑事案件“实报实销”揭示的司法问题。胡常龙认为,从理论上,“实报实销”刑事案件可以划分为够罪型“实报实销”案件和疑罪型“实报实销”案件,而够罪型“实报实销”案件又可划分为公正型“实报实销”案件和不公型“实报实销”案件。而不公型“实报实销”案件又可划分为畸重型“实报实销”案件和偏轻型“实报实销”案件,偏轻型“实报实销案件”实践中较为少见,同时,他从10个层面对刑事案件“实报实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山东省律师协会监事杨秋兰对本次活动发表了监事意见,她表示,省律协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此次活动专业性很高且成果性的研讨也很丰富,也希望活动能够不断地聚焦前沿、创新性的组织开展,不断地为我省刑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