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聚焦刑事辩护“实报实销”·共探司法实践难题|刑事辩护中的“实报实销”问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4-21 20:42   大众网

  孟凡湖指出“实报实销”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深入研究该问题意义重大。法院判决往往受到法律条文、天理人情、熟人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律师应深入思考 “实报实销” 对刑事辩护思路的启发。基于当前司法现状,律师在处理实报实销案件时,对于重罪可改轻罪、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争取实报实销以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则应坚持无罪辩护,避免错失无罪判决机会。孟凡湖表示,“实报实销”实际是一种“妥协”,是在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基础上作出的妥协,但是辩护律师在此类案件的辩护中也要有自己的办案态度,不要一味追求“妥协”,充分发挥专业化水平开展辩护工作。

  段君尚认为,“实报实销”现象的本质是逮捕的异化,逮捕本为保障诉讼的强制措施,却在实践中承载了过多其他的功能,从而导致逮捕措施的扩大化适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院的定罪量刑。逮捕扩大化适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危害诸多,如增加获罪和判实刑概率等。其产生原因可能涉及我国司法机关办案受维稳需求、被害人诉求、媒体和社会关注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一“异化”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

  第三阶段:探索刑事辩护策略

  研讨会进入第三阶段,主题为 “‘实报实销’与刑事辩护”,这一环节由上海靖霖(济南)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景霞主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