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扭曲市场供需,逐利性补贴冲击中小实体商家
2025-07-25 12:55 半月谈
近期,随着电商平台携巨额补贴高调入场,外卖市场硝烟再起。“补贴大战”再次席卷了整个行业。然而,在这场看似消费者和平台双赢的资本狂欢之下,原有的行业生态正在被打破,尤其对于构成行业基石的广大中小餐饮商家而言,这更像是一场“饮鸩止渴”的危机。
这场补贴大战从本质上看,是电商平台沿用流量逻辑,继续“烧钱换市场”的商业竞争策略。但与以往的电商大战不同,外卖经济高度本地化的属性,以及其链接着无数“小、散、弱”餐饮商家的特征,使得这种由价格杠杆引发的连锁反应具有破坏性,值得我们警惕。
逐利性补贴:不公平的竞争
首先,本次“外卖大战”中平台向市场投放超大规模补贴,但这与各地的普惠性消费券不同,它是一种目标明确的“逐利性补贴”。平台的核心目的在于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在补贴设计上,资源会天然地向大型连锁品牌和重点餐饮商家倾斜。部分平台甚至会“包销”部分大型连锁企业的单日产能,并在运力上优先“照顾”这些订单密度高的企业,以确保履约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这种模式下,平台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中立的“撮合”方,而更像一个“计划性分配”者。它通过补贴机制,一方面在短时间内汇聚起消费高峰,另一方面精准地将这些消费需求转移、分配给那些有能力大规模“释放产能”的连锁企业。这种平台与大型连锁企业之间的“共谋”,对中小商家的市场份额造成了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