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英文版2025年7月25日刊发深度报道《读懂新时代栏目·生动故事讲述中国人权系列:山东沂源县民生综合体里的“种地”与“养老”——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中的基层样本
2025-07-27 16:45 环球时报
厨房内,两名厨师正在忙碌。热腾腾的菜刚刚出锅,许福荣老人只需花费1元,就可以享用到满满两碗菜(豆芽炒猪肉和洋葱炒鸡蛋)、一碗小米粥和两个馒头,既简单又合当地老人口味。
“在这里吃饭,实在是太方便了,以前自己做饭麻烦,儿女也常常不在身边,我们老两口有时候随便对付一口就过去了。现在不仅吃得好,也能经常和老姐妹们聊聊天,”许福荣笑着、充满感激地说道。
像许福荣一样生活发生明显改善的老人还有数万人。
南刘庄村所在的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正是中国广大山区农村面临老龄化、空心化的典型代表。全县常住人口约51.5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接近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沂源县地处山东中部山区,沂蒙山腹地,丘陵地带占比高达99%以上,农业以种植苹果、桃、樱桃等林果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这里交通不便,老年人口留守问题突出,传统养老服务难以有效覆盖。
为了应对这些现实难题,近年来,沂源县创造性地提出了“为农民种地,为农民养老”的新模式——建设“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集长者食堂、便民浴室、卫生室、超市和理发室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一种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基层样本。
2022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通过财政投入、资源整合、平台运作、村集体反哺等方式,沂源全域已经建设运营“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230处、助餐服务点168处,实现全县446个行政村养老服务全覆盖,有效实现了由农村“多难”向全面振兴“多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