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英文版2025年7月25日刊发深度报道《读懂新时代栏目·生动故事讲述中国人权系列:山东沂源县民生综合体里的“种地”与“养老”——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中的基层样本
2025-07-27 16:45 环球时报
“食堂只需简单加工一下就能开餐,这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劳动强度。”房丽娟补充道。
负责中央厨房运行的是政府支持的国有企业——山东鲁中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李学彬告诉《环球时报》,整个中央厨房体系的运营为当地居民创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如今,这些标准化生产的优质产品还面向社会公开销售,并为当地学校、政府部门供餐,进一步放大了民生服务的社会效益。
在沂源大大小小230个民生综合体中,不仅有长者食堂,还有定时开放的澡堂、卫生室、便民超市、理发室、活动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为老年人、孩童提供了“一站式”的日常照护。
在沂源县西边的鲁村镇龙子峪村,村支书董方新正在和四位村民在活动室练习他们的村歌。他指了指窗外“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的小院,这里汇聚了不同功能的服务设施。在对面房间内,镇卫生院的中医师就在给村民进行针灸治疗。
董方新告诉《环球时报》:“这些基础服务小,但都是老百姓天天有需求、事事能用到的,我们就是要让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村子里,也能享受到城里一样的便利。”
有温度的制度
在沂源,养老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从一顿热饭、一次洗澡、一张床铺这样的小事做起。
据县委书记张涛介绍,随着高龄、空巢、留守老年人不断增多,山村养老面临吃饭难、照料难、种地难等现实困境。许多老人“将就一顿是一顿”,行动不便者生活起居、就医购物举步维艰,而在以果树为主的丘陵地区,不少农民因年迈无力管护果园,收入和生活质量双双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