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闹“蝉灾”,给山东人急得团团转
2025-07-31 19:46 科普中国
交配后,雄蝉的生命先结束。每只雌蝉可产 800-1000 枚卵,它们将嫩枝的树皮表层刺破,将卵分批产在树枝的木质部内,之后死亡。产卵部位以上的枝条很快干枯,越冬蝉卵落到地面后,在次年 5-6 月孵化出幼虫,迅速钻入土中,开启新一轮的生命轮回。
蝉尿没有毒,只是让人不爽而已
在大量蝉栖息的树上,经常会落下一阵“雨”,它就是蝉排出的废液,俗称“蝉尿”。蝉的唯一食物就是树木木质部的汁液,但里面几乎都是水,营养成分有限,只能靠量大取胜,一只蝉每天要喝掉相当于体重 300 倍的植物汁液。喝得多,自然排得也多。蝉排尿的速度在昆虫中首屈一指,可达每秒 3 米。当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时,蝉也会用排出的尿充当“武器”。有些生活在炎热环境的蝉还通过排尿蒸发吸热,帮助身体降温。
蝉尿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少量来自植物的糖分、矿物质,对人体无害,也没有异味。即使被它淋到了,也不用担心中毒,及时清洗即可。
知了猴虽好吃
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山东、河南人爱吃的“知了猴”,也有别名“爬蚱”“结了龟”,一般是蚱蝉的若虫,又名金蝉。研究表明,蚱蝉若虫蛋白质含量达 58.58-70%,相当于鸡蛋的 6 倍,多种氨基酸、钙、铁、锌含量也高于家畜肉,脂肪含量却很低。蝉在农药污染的土地中无法存活,只吃树根汁液,是不折不扣的绿色食品,被誉为“唐僧肉”。更令人感兴趣的是,知了猴很容易捉,只需一个手电筒就可以开展地毯式搜索,又没有攻击性,给人以“天上掉下现成的蛋白质”的成就感,新手也能收获满满,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抓知了猴成为新兴的夜间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