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上海闹“蝉灾”,给山东人急得团团转

2025-07-31 19:46   科普中国

  抓回的知了猴清洗干净,用盐水浸泡后沥干就可以烹饪,通常采用油炸或者煎炒的做法,餐馆、夜市也会将它串起来烧烤。炸熟的知了猴外皮焦酥,内部柔软,有点像豆腐或者面筋的口感,公认最好吃的部位是颈部的一块肌肉,质地紧实。现在甚至还出现了“知了猴拌面”“金蝉面包”等创意产品。

  不过,知了猴虽然好吃,有些人却对它的蛋白质成分过敏,吃下后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喉头水肿、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另外,知了猴的嘌呤含量较高,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

  广州番禺有一种特产美食“桂花蝉”,虽然长得有点像蝉,但它不是蝉,是负子蝽科的田鳖,和俗称“放屁虫”的蝽类昆虫是近亲,自带的“桂花味”其实是它从腺体分泌出的特殊气味。

  害虫就可以随便抓?

  推广养殖蝉将是新方向

  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抓知了猴“盛况”,不少人会提出疑问:尽管蝉会吸食树木汁液,算是害虫,抓这么多对环境不会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自然界中的蝉为鸟类、部分哺乳动物和胡蜂、螳螂、蜘蛛等虫类等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如果人为大量捕捉,势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以蝉为食的动物生存造成影响,甚至出现连锁反应。而且,蝉的进食对树木虽然有害,但还没到导致树木死亡的灾害程度,反而是大量挖知了猴的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界的植被造成破坏。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