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盐田虾:书写从“盐碱愁”到“致富路”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08-06 15:05 东岳客
渤海之滨,黄河之州——滨州,一颗镶嵌在渤海湾畔的明珠,坐拥2185平方公里蔚蓝海域、17万公顷广袤滩涂、20万公顷丰饶浅海,8条入海河流携黄河泥沙与丰饶养分奔涌而至,在这片海域孕育出不可复制的生态基底。而在沿海滩涂间,一尾尾盐田虾跃动腾挪,不仅游出了一条特色渔业全产业链,也书写着从“盐碱愁”到“致富路”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千年传说蕴根基:从盐碱荒滩到产业热土
滨州盐田虾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成化年间。相传,渔民吴氏一族为避战乱迁居渤海湾畔盐碱荒滩,面对寸草难生的苦涩洼地,吴家先祖夜梦奇景,只见一素衣女子持明珠立于浪尖,轻吟“盐为骨,海为魂,明珠照路,虾跃龙门”。次日,族人果见滩涂中青虾随潮而动,遂以卤水试养,竟获丰收。从此,渤海湾畔的盐碱荒滩“盐卤不养人”的叹息渐成历史,盐田虾养殖的火种在这片土地悄然播撒。
传说很美丽也很神奇,事实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滨州沿海滩涂仍是“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盐碱荒地——种庄稼,耐不住高盐卤水的侵蚀,播下种子盼不来收成;搞养殖,缺技术、少门路,望着一片滩涂只能叹气。那时的沿海百姓,要么驾着小渔船在风浪里讨生活,要么背着行囊远走他乡,守着海却填不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