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滨州盐田虾:书写从“盐碱愁”到“致富路”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08-06 15:05   东岳客

  直到有了盐田虾,这片被视为“不毛之地”的滩涂才算真正活了过来。昔日的盐碱荒滩上,一个个虾池星罗棋布、连片成海,一只只盐田虾在卤水中翻腾的身影取代了往日的荒芜。曾经靠天吃饭的渔民,成了懂技术、会管理的养殖能手,如今,沿岸村落里,砖瓦房成排,人们的笑脸上映着“盐田生金”的富足。

  破局种源“卡脖子”:筑牢产业“芯片”根基

  种源是渔业的“芯片”,长期以来,我国对虾产业受困于优质种虾依赖进口的瓶颈。滨州以科技创新破局,由市海洋发展渔业局牵头,推动渤海水产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12家顶尖科研机构,组建起包振民等5位院士领衔的专家智库,集中攻关种源核心技术。依托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携手当地龙头企业,深化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现代渔业高端智库。这一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的53名涉渔高层次人才加盟,并促成18项科技合作协议落地,为产业链条注入了澎湃的“智力动能”。

  如今,滨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虾品种4个,占全国总量的4/15,掌握核心种源家系超1000个,约占全国的1/5。滨州还首次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理论成果基因图谱应用到抗高盐(40-55‰)分子育种中,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原良种委员会认定为国内首个抗高盐新品种“渤海1号”。2025年4月,全国唯一建成启用的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育种平台在此落地,通过基因技术重构育种体系,推动产业从传统表型选育向精准分子设计跨越,还能构建国际、国内主要种质的分子“身份证”,对种苗和亲虾进行“种质来源”鉴定。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