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邮轮经济,青岛塑造“全能型选手”
2025-08-08 07:06 青岛日报
2023年11月,黄浦江畔的汽笛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由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建造的“爱达·魔都”号交付,我国正式跻身全球邮轮制造顶级俱乐部,成为继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后,全球第五个有能力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
在我国邮轮产业本土化制造、自主运营加速形成的关键阶段,青岛正以创新驱动实现上游产业链“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在维修领域,今年7月初,大型豪华邮轮“梦想”号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完成维修,这是青岛首次承接大型邮轮维修业务,实现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的战略卡位。在建造领域,作为招商局集团三大主力船型建造基地,招商工业青岛船厂已明确将邮轮建造纳入战略布局,与船厂主力船型协同发展。
“梦想”号豪华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维修。张进刚 摄
但邮轮建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造船”,更重要的是“配套”。就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来看,单船零部件数量高达2500万个,相当于C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高端船舶配套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有专家提出,当前中国邮轮配套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本土配套率不足30%,随着政策与市场按下加速键,到2035年,中国邮轮经济贡献值预计将达5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