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突围” | 众观教育
2025-08-08 11:12 海报新闻
新文科的突围,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日益强烈的就业期待。“是否好就业”已然成为越来越多学子报考的重要考量因素。也正因如此,一些面向特定就业领域的定向培养政策也为文科生开辟了新赛道。

(图源:视觉中国)
山东省2024年启动的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因其“入学带编”“毕业带编”的就业保障,吸引了众多文科生关注。该计划由多部门联合推动,委托山东大学实施,计划连续5年为山东省基层培养不超过300名文物全科人才。山东大学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2025年在全省投放56个招生计划,一次性全部录满,录取位次较2024年有大幅度提升。
此外,微专业的兴起为高校文科转型提供了快速响应市场就业需求、迭代培养方案的另一种路径。
“微专业模式通过引入灵活的课程模块,允许学生在本专业之外的领域选修相关课程,实现跨学科知识学习。微专业聚焦行业需求设计课程,强化实践导向,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其灵活且针对性的设置,能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职业需求。”王新凤表示。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媒体工程学院于2024年共同开设的“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联合传媒行业一线和科技企业一线的业界导师团队,共同打造“AI+新闻”的课程体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王翎子此前透露,已有由学生主导完成数字人分身采集与落地执行工作的数字主播在县级融媒体中心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