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310个目录外药品拟角逐进入医保,面临价格博弈与“真创新”的考量

2025-08-23 19:55   第一财经

  一年一度的国家基本医保目录调整已拉开序幕。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并不代表着已进入医保目录,还需要经过专家评审、谈判/竞价/价格协商、公布结果这些环节,最终才能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这次目录外通过初审的通用名有310个,较2024年249个通过形式审查明显增加,意味着今年的医保准入竞争将更加激烈。

  如何在定价跟患者用药可及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药品定价上体现“真创新”,是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面临的考验。

  角逐医保目录

  一直以来,医保基金是我国药品费用最大的支付方。

  今年是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第八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

  对于申请进入基本目录的药品,独家品种采用谈判方式、非独家品种采用竞价方式确认医保支付标准后纳入目录。

  这些年,通过医保谈判,已累计有530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通过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目录,显著提高了创新药可及性。

  以抗肿瘤药物为例,2018年至2024年期间,有超过70种抗肿瘤药物顺利进入医保目录,涉及超20个瘤种,有效缓解部分患者无药可用的困境。

  今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310个目录外药品,较2024年249个通过形式审查明显增加,数量增加背后,跟创新药获批数量大幅增加有关。

  2018年至2024年,我国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24年一类药的获批数量达到48种,是2018年的5倍以上,今年上半年就已接近40种,井喷效应明显。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