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困局源于“中低端内卷”与“高端突破难”的双重挤压。中报提到“国内PVC助剂产能集中,中低端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以日科化学为代表的同行靠价格战抢份额,瑞丰高材为保营收被迫跟进,直接导致“营收增2.62%但营业成本升2.97%”,成本增速反超营收;高端市场上,公司MBS产品“在耐候性、抗冲击强度等指标上与国际头部企业仍有差距”,暂未进入高端供应链,议价能力弱,利润持续收窄。
更棘手的是“路径依赖”:高毛利的工程塑料助剂(毛利率24.95%)虽收入增82.49%至6723.12万元,但占比仅6.7%,无力对冲PVC助剂下滑;且PVC助剂暂无产能缩减或升级计划,下游以中小厂商为主(客户集中度CR5不足15%),客户转换成本高,“大而不强”的业务格局短期内难破局。
三问:四大赛道齐转型,370万研发费够吗?
为破PVC助剂困局,瑞丰高材规划了PETG、右旋糖酐、电池粘结剂、黑磷材料四大赛道,但“多点开花”的战略,与极低的研发投入形成尖锐矛盾。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70.23万元,这笔资金需分摊至四大赛道,平均单赛道不足百万元。
具体项目进展更显“高预期与低投入”的反差:黑磷材料虽计划9月投产吨级中试线,但“仍面临纯度控制与规模化降本难题”;电池粘结剂已送样2家锂电企业,却未披露进展,后续需持续投入才能推进验证;右旋糖酐虽实现工业级小批量销售,但医药级产品仍在临床试验备案阶段,现有设备与投入无法满足商业化需求。受此前“MBS产线技改”影响,公司转型倾向PETG复用PBAT产线,但“改造后产线存在设备兼容性风险,需持续研发优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