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5.31亿短期负债压顶,资金链能撑多久?
业务盈利弱、转型遇阻,最终传导至财务端——短期负债高企与可用资金短缺的矛盾,成了制约瑞丰高材的“紧箍咒”。
中报数据显示,公司短期负债合计5.31亿元,但账面货币资金仅3.48亿元,实际可支配资金为1.81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远超自身承载能力。
为填补资金缺口,公司上半年通过压降3000万元存货,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至3453万元,短期内缓解了现金流紧张局面,但持续去库存可能影响后续生产连续性与订单交付效率;若持续依赖借款补流,将加剧“负债增→利息升→利润降”恶性循环。
更严峻的是,资金压力或直接制约转型投入:当前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1.18%,为近三年高点,再融资空间明显收窄;3.4亿元可转债余额尚未消化,后续无论是支付利息、投资者转股,还是公司赎回转债,都可能对现金流或股权结构造成冲击。在“保偿债”与“保转型”的两难困境中,资金链“拆东补西”的运营模式,显然难以为继。
结语:转型关键期的待解之问
瑞丰高材的2025年中报,剖开了这家企业在转型路上的典型困境——核心业务“大而不强”的盈利枷锁未松,新业务的突破又被资金、技术、项目推进节奏层层掣肘,财务端的压力更是如影随形,将“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清晰摆到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