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力求未来3-5年实现五大突破

2025-09-04 11:58   大众新闻

  二、实施教学模式革新行动。推进人工智能与全学科深度融合,大力推广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开展人机对话式学习,支持自适应学习系统、AI导师应用,打造未来课堂新形态。鼓励中小学校应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业辅导,培育200所左右人工智能应用领航校。加大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AI试验场”资源使用力度,在山东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人工智能教育”专栏,指导中小学校创新性学习转化,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年均上传跨学科融合课例不少于6节。在省、市、县三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单设人工智能教育类别。省级每年认定200项左右人工智能精品课程,形成“基础+拓展+创新”三级精品课程库,服务支撑人工智能教育教学。

  三、实施师资队伍支撑行动。从信息科技、科学、数学等学科遴选有兴趣、有基础的教师,组建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支持中小学校通过公开招聘、转岗培训等方式充实优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鼓励中小学校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技术企业专家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定期到校开展讲座、指导实践。统筹开设通识类、学科类人工智能培训课程,分层次组织中小学校长、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培训,2027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利用3—5年时间,在中小学培养100名左右省级人工智能卓越教师,2000名左右市、县(市、区)级人工智能骨干教师,1000名左右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其中乡村教师均占一定比例。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2个人工智能名师工作室。研制教师素养数字“画像”。探索将人工智能素养和贡献纳入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成长发展。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