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老师的宝藏故事,藏不住了!
2025-09-11 23:28 山东大学
走进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实验室,总能看到他和同学们俯身骨骼标本前,细致观察、共同探讨;在焦家遗址的考古现场,他与年轻学子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拿着手铲寻找历史的痕迹;目光投向海外,他带领学生穿梭于俄罗斯等地各大博物馆,在对比与对话中,开阔世界文明的视野。
他就是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永生。
曾经,他是一个山大考古系求学的学子。如今,他是一位坚持“与学生共同工作、一同成长”的青年教师。
“能够和学生在一起工作、扑下心思搞研究的老师,是我理想中的好老师。”这句话,也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从教12年来,他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场温暖而充满启发的双向奔赴”,教师不应只是传递知识的“领路人”,更应是与学生并肩前行的“同行者”。“学生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也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 赵永生说。
科研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赵永生与学生一起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共度过投刊被拒的酸涩。在不如意之时,他与学生互相启发,在合作中调整方向,继续向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