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我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多元创新,在渤海上“集光”

2025-09-15 14:35   河北日报

  “项目的整体布局是一个三角形,所处水深在6米到15米之间,总用海面积约7025亩。”8月26日,河北华电昌黎500兆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负责人郝明月指着项目规划图说,项目选址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了多轮严谨的考察与论证。

  项目所处海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秦皇岛市陆上光伏年有效光照时间约为1300小时,海上可达到1500小时。”项目经理马志强说,太阳能资源丰富是项目考虑的首先条件,只有充足的光照才能保障项目的发电效益。陆域和海域存在温差,温差产生的风使秦皇岛雾霾天气数量较少,有利于项目稳定发电。

  “除了光照因素,潮流流速等也至关重要。”郝明月解释,潮流流速较弱,能减少海水对光伏设备的冲击,降低后期维护难度。再者,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是项目顺利施工和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能避免因地质问题导致的建设风险。此外,项目用海还必须与周边的渔业养殖、海上交通等用海活动相适应,实现多元用海的和谐共生。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光伏板的排列方式经过了精心设计。为尽最大可能捕捉光能,设计团队综合考虑光伏阵列密度、安装成本和发电效率,采用倾角10°的光伏板固定安装在桁架支架上。为减少光伏阵列互相遮挡捕光,相邻光伏阵列南北间距15米至25米,东西间距1米至3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