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市公司相关业务收入减半,未来立体车库如何破局?
2025-09-18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在两米宽的机械式立体车库(以下简称机械车库或立体车库)面前,有着十余年驾龄的王力费劲地操纵着他那部1.96米宽的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怎么看都像一名新手。前后腾挪、左右移动、调整车尾……一番挣扎后,王力还是放弃了把车停上机械车库的计划。为了避免轮毂被剐蹭,他决定寻找下一个停车场,哪怕为此要多走上一段路。
王力的这段停车插曲,也是当下不少车主的困扰——开车容易停车难,机械车位停起来“比考驾照还难”。
过去多年,我国城市用地紧缺,而普通的平面停车场占地面积大,用地成本高,在用地集约化的背景下,机械式停车设备优势明显。这种立体式车库曾被寄望为缓解车位紧张的“灵丹妙药”,国家层面也制定了大量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但设计缺陷、存取耗时导致的不良体验感,让机械车库陷入尴尬。记者在广州、深圳的多个机械车库内发现,与平面车位被停满的情况相比,这些机械车库内很容易找到空位。在广州的一些核心商业地段,一个平面车位月租费为1800元,而一个机械车库车位只需1200元。
资本市场上,机械车库的故事已开始讲不动了。五洋自控(SZ300420,股价4.41元,市值49.23亿元)的立体车库及安装服务收入由2020年的超10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5.5亿元,三浦股份(NQ838357)的机械车库相关销售收入在2022年约为1.6亿元,2024年则降至8127万元。
立体车库沦为“鸡肋”,有公司相关业务收入减半
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下午4点,广州大道某公共停车场内,地面车位已停满,但4层的机械车库却仍有大量空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粗略统计,合计39个车位上零散停着不足15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