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调查丨风波中的预制菜,下一步该怎么走?
2025-09-21 09:46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解强民 陈嘉伟 报道
9月10日,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一场纷争,一夜之间将预制菜推上了风口浪尖。
“罗永浩和西贝的争论,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消费者传统期望与餐饮行业在工业化效率之间的碰撞。”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说。
餐饮行业该如何应对这种碰撞?下一步,预制菜产业该往哪里走?一道绕不开的坎儿已经横在眼前。
预制菜从哪儿来?
基于效率而生的预制菜,追求的从来不是“锅气”
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很早就应用于餐饮领域。
放眼世界,从其他一些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预制菜产业可以说是食品工业较为成熟、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多重背景下的必然产物。特别是随着我国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各大平台纷纷“卷”出餐速度和配送时效的情况下,让所有商家都去现炒现做,几乎是不可能的。
2019-2026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片来源:《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
有行业报告分析指出,2025年中国的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6000亿元,并有望在2026年冲击万亿元规模。具体来说,预制菜在连锁餐饮端的渗透率已达80%,外卖平台上每10份外卖就有4.2份是预制菜。如果算上餐饮行业的预制工艺,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再大一些。
问题随之而来:到底什么是预制菜?
截至目前,我国对于预制菜尚未出台强制性标准,但“无标可依”并非“无据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