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独立调查丨风波中的预制菜,下一步该怎么走?

2025-09-21 09:46   海报新闻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当时指出,预制菜范围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考虑到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济南和谐广场西贝餐厅

  “根据上述通知及相关解释,西贝可能采用了中央厨房模式,将预加工的半成品配送到门店后进行最终烹饪。这在其看来属于‘预加工’,而非直接使用‘预制菜’。”对于本次风波,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表示,可能在罗永浩以及许多消费者的认知里,这种非完全现场从头制作的菜肴,口感上缺乏“锅气”,理应被归为“预制”范畴。这种认知差异,正是本次争议的根源。

  难以厘清的认知偏差:

  预制的菜不等于预制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