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120万一针,癌细胞清零?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为何遥不可及?

2025-09-22 14:38   央视网

  “现有CAR-T疗法还是‘一人一药’的‘高定款’,需要用每个病人的细胞单独制作,成本高、耗时长。”钱海预测,如果能研发出“均码款”的通用型CAR-T,以药品现货的形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后,单价可大幅降至20万元以内。

  但通用型产品需克服免疫排异问题:如何防止病人的免疫系统排斥外来细胞。目前国内外多家企业都已展开相关研究,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扩大适应症也能惠及更多患者。目前CAR-T主要应用于血液肿瘤,但在占肿瘤病例90%的实体瘤领域,以及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和衰老相关疾病等领域也有巨大潜力。

  如今产业界正在探索,让细胞疗法在肝癌、胃癌、胰腺癌等患者更多、病情更险恶的癌种上,呈现更好的疗效,甚至治愈。通过扩展适应症,可服务更广泛人群,摊薄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钱海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多年,申请过29项中国专利,4项国际专利。在他看来,真正的医学突破,不仅在于科研前沿,更在于让创新疗法穿越价格壁垒,成为人人可及的希望。(应受访者要求,李晴为化名)

  来源:央视网

  

责编:石慧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