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法式鹅肝,怎么成了中国县城的“土特产”?

2024-10-04 20:54   中国新闻周刊

  说到鹅肝产业的发展历程,李凤山深有感触。2007 年,李凤山开始了他的养鹅历程。此前,他在上海一家台资企业工作,但因父亲身体不佳,选择了辞职回家照顾父亲。而想要兼顾家庭与事业的他,选择了养鹅。2008 年,李凤山牵头成立了霍邱县昌浩朗德鹅养殖专业合作社。

  “万事开头难,特别是2009年左右,当时暴发了严重的禽流感。那时候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少,而且疫苗打得也不全,禽流感一来,损失非常惨重。”李凤山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后来禽流感趋于温和,不论我们还是合作的养殖户,在疫苗这方面也越来越健全。”

  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之后,提升产量和产品质量,就成为鹅肝产业发展的重点。

  基于朗德鹅鹅肝价值高的特点,李凤山所在的合作社,技术引进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填鸭式”的喂养方法。“科学的填食方法讲究填食的次数和食量,根据鹅的生长时期不同,每天填食的次数和食量也不同。经过这样的科学圈养,鹅肝的重量和品质都远强于市面上一般的产品。”李凤山说。

  除了喂养方式,在李凤山看来,合作社模式是霍邱鹅肝产业壮大的关键。

  李凤山的朗德鹅工厂位于孟集镇,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他说,“越来越多村民选择与我们合作养殖朗德鹅,对村民来说,养殖很省心,合作社负责统一提供鹅苗、技术、饲料,村民只需负责饲养。如果没有精力养鹅,他们还可以在合作社的养殖场务工。”李凤山透露。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