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郑工|油画的“表情”——“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展”评述

2024-10-21 15:54   文化视界

在油画展区评选出的94件进京作品中,以写实为基调的油画“表情”十分明显,非写实性的抽象作品不多,只有2件(丁设《被书写过的境象》、廖有才《女娲补天》),具有表现性的意象作品8件(陈卫国《一生守护》,耿心入《嬿婉如春》,黄伟《静观佳兴之七》,王朝刚、黄琳珺《知觉的森林——春风化雨》,薛勇《印象·塬上》,张立平《红滩》,张思思《海岛日记3》,张新权《欢乐谷》),其余都是写实性的具象作品,有表现性因素,但强弱不等。表现性牵涉到艺术家的个性,而艺术家的个性又深入写实性的具象作品,其中有一个过渡地带,边界不甚清晰,比如陈卫国的《一生守护》、张思思的《海岛日记3》,还有陈迪的《2021.06.17》、周栋的《生生不息》等作品,现实中的影像都较明显,只是被还原到二维的平面空间,将笔触与色彩等形式因素托出,这两者恰恰是绘画“表情”的关键。抽象绘画也一样靠形式语言说话,使之转为观念性的符号。讨论写实性油画的表情,得回到三维空间中去看造型问题,其表情还在于笔触、色彩与造型的关系。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是崔晓冬的《千里故人》、黄木鉴的《守正创新》、李建鹏的《远方》、李卓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张西的《开海》以及周福林、周阳蝶彩的《海军陆战队》等。虽然造型、笔触、色彩三者关系在各自作品中的融合度不等,但强调用笔的力度和节奏感是共通的,与中国传统绘画“写”的意识是共通的,与伦勃朗、德拉克洛瓦等人画中的“写意性笔触”同样相通。他们都强调绘画性,写实与写意并不对立,写实与抽象也有联系。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