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郑工|油画的“表情”——“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展”评述

2024-10-21 15:54   文化视界

在如实描绘对象的问题上,“具象”这一概念正逐渐取代“写实”,如同20世纪90年代的“写实”概念兴起一样。2015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其中有艾中信的《紫禁城残雪》(1947),据说李可染见了,说是“中国油画笔墨”,而徐悲鸿则说是“北京的MELODY”。笔墨与旋律,都富有表情,且与用笔用色的调性密切相关。这个展览汇集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家们历年作品,如董希文的《苗女赶场》(1942)、冯法祀的《捉虱子》(1945)、侯一民的《青年地下工作者》(1957),一直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1979—1980)和刘小东的《白胖子和他爸》(1995),虽然调性不同,表情不一,可都“写实”也“写意”。如今展览以“具象”言之,则摆脱了因技法问题所遇到的局限,扩展了语言的包容度,给予个体表现以更大的空间。这届全国美展同样如此。

在油画的“调性”与“表情”问题上,“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有一个新的倾向,即油画工笔化。工笔化与写意化,是中国油画家们不自觉的两条路径,其调性变了,表情也变了。如王一的《新能源生活——充电站》、李柳燕的《周末·友人来访》及王驰的《田野的微笑》等。若专注于油画中的“工笔化”现象,不少问题可以深究,如观看图式的中国化、制作方式的精细化,以及绘画表情的乡土化。

二、以叙事为方法的“表情”特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