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年降一万元,农业无人机价格“贴地飞行”

2024-12-06 19:51   第一财经

  上述工程师解释,前几年无人机规模还没完全上来,三年前规模不及目前的一半,规模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还未体现时,降本更多在于将配套产业链带起来,随后规模效应导致了较大幅度的降本。在此之后,则是由技术演进和成本下降共同作用下的价格下降,但幅度比此前规模效应作用下的下降幅度还是小一些。此外,为了提升性能和智能性,会叠加更多传感器等部件,这种情况下要保证价格稳定下降的难度实际上有所上升,这有赖于产品研发设计上的迭代。

  农业应用场景还能继续扩大

  从产品质量上,2021年农业无人机还曾出现多起“炸机”事件,近两三年这类事件已较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从覆盖率上看,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25.1万架、防治作业面积26.7亿亩次,均较去年增长近25%,已居全球首位。从覆盖耕地面积上看,大疆提供的数据是2024年农业无人机单年内作业量超25亿亩次,相当于覆盖中国38%的耕地面积。

  当农业无人机市场走向成熟并覆盖大面积的耕地,企业也开始考虑可持续性和盈利时,反过来看,是否意味着这种产品会走向稳定形态和稳定功能,不再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等媒体采访时,彭斌的判断是,农业无人机技术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农业无人机甚至无人机行业并未像汽车行业一般“卷”,目前除了价格竞争还有创新空间,行业也没到“彩电大拼杀”的时候,往后看,无人机技术的红利还有两三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