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打野”、赏花,年轻人为何从旷野得到快乐
2025-04-28 08:58 中国青年报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陈武表示,如今一些年轻人爱上挖野菜,一方面因为“打野”带着泥土气息,“接地气”,和城市的钢筋水泥形成巨大反差,令人轻松;另一方面,探究野菜的颜色、味道、功能这一过程,能促进人际交流,成为大家交往的新媒介、新话题。
在北京从事IT行业的赵亚苹,今年3月收到朋友去昌平挖野菜的邀请。“我很惊讶,最近看到有网友挖野菜,没想到真的有身边人‘开挖’了!”
赵亚苹在鲁西北农村长大,小时候有过拣麦穗的经历,记忆中“还是挺累的,太阳很大,有时候会被麦梗划到,运回家还要及时帮着晒麦”。
但这次挖野菜与其大不相同,她发现虽然挖野菜运动量挺大,但累了也可以随时坐下聊天,轻松健康,把她从久坐、晚睡、压力大的生活中短暂“捞”了出来,仿佛重回小时候。“吹吹春风挺舒服,带去的吃的喝的比实际挖到的野菜多,偶尔去一次也挺好玩的。”
28岁的张昊轩就是邀请赵亚苹去挖野菜的朋友。他在网上看到网友分享挖野菜的经历,提前学习野菜相关知识,并邀请朋友一起去。
赵亚苹评价他“挖得比较摸鱼”,他自己也承认内心更期待做饭和吃饭环节。最让张昊轩印象深刻的是,因为挖野菜,朋友们彼此分享了各自的童年经历。“大家讲得很生动,小时候的生活都很丰富多彩。”
那天回家后,张昊轩睡觉闭上眼睛,“眼前还是野菜的样子”。
最近,王嘉怡刷小红书时看到“打野攻略”,不由想念此前春天在老家,妈妈会带着她一起去草地挖野菜——主要“锁定”野生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