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托关系”“付费内推”诈骗高发,春招求职当心藏暗坑

2025-05-09 14:18   北京日报客户端

  另一位在校生小李建议:招聘网站应提高审核能力和录入门槛,把招聘单位予以分级,例如优质单位为“五星级”,然后渐渐次之,对于一些信用不良的单位应该列入“黑名单”或干脆拒绝其进入网站,避免求职者“踩坑”。小李还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应该和求职网站联动,网站设置“一键报警”,一旦求职者发现有问题的招聘单位,可直接一键举报。

  求职提醒:

  如何识别“不良”招聘信息

  求职初期,如何识别“不良”招聘信息,筛选出“靠谱”单位呢?

  招聘行业业内人士建议,首先,不要轻信“低门槛高薪”“复杂薪资结构”的招聘单位。在薪资上“耍花样”的公司一般都不可靠。

  其次,看岗位介绍“避坑”。如果用人单位对职位描述极其简单,说明这家单位不重视招聘,很可能有问题。如果一些单位在介绍里写一些“励志口号”,也要当心,例如“保证成为网红”“加入我们就是成功的开始”等,这有很大概率是忽悠的开始。

  另外,还要警惕一些常年、大量招聘的企业。这些企业对求职者往往不限经验、学历,门槛很低,但其具体经营状况一般都有问题。

  应聘成功后也别松懈。海淀法院劳动争议庭法官助理吴晓晗提醒,求职者在签订合同时,一些单位往往会在三个地方“挖坑”。

  首先,要注意单位给出的是劳动合同、劳务合同还是雇佣合同。这三者的合同性质、权利义务、救济途径、劳动收入和风险全都不同。吴晓晗建议求职者,认真阅读协议相关内容,不能签订一些与实际权利义务不一致的“合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