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关系”“付费内推”诈骗高发,春招求职当心藏暗坑
2025-05-09 14:18 北京日报客户端
8、“假试用”陷阱: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重复约定试用期;有的单位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不缴纳社会保险。还有的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解聘,“假试用,真使用”。
9、“扣证件”陷阱:有些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
10、虚假信息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往往故意夸大单位规模、业绩、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编: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