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喊贵险企喊亏,新能源车险咋成了“赔本买卖”?
2025-07-23 09:1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作为营运车辆,网约车的年均行驶里程约为家用车的2-3倍,出险率更高。这种“保费与使用性质”的风险错配,直接导致部分车型赔付率超100%。
投保价格的影响因素不仅是车型或使用性质。人保财险烟台市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鹏表示,其公司新能源车险定价模型有数十个影响因子,但目前保险公司仍缺乏新能源车况及驾驶人员的相关数据,如电池健康状态、车主驾驶习惯等。尽管新能源汽车天然具备数据采集优势,但跨行业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健全,保险公司精算模型的数据有限,因此无法反映真实风险。
“当整个行业面临‘赔本’风险时,保险公司就会更注重服务能力的拓展,比如开展道路风险减量、安全驾驶培训或提醒等,如果能获得更多用户驾驶习惯等相关数据,实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便能更好地服务每一台车、每一位车主。”张鹏说。
“能换则换”拉高理赔成本
再看理赔,新能源车险的理赔主要集中在人伤理赔和车损理赔。
新能源汽车的机械结构比燃油车简单,但一体化大压铸件等新型零件的高度定制性,使这些零件只适合换,不适合局部维修。“车企的技术垄断推高了理赔成本。过去燃油车维修基本是‘能修不换’,新能源汽车维修则需要去指定地点,而且是‘能换则换’。”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刘承宽讲述了一个理赔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