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感知日照丨以制度创新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2025-08-11 16:13   洪凝街道

  以“数字赋能”为手段,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正在重塑基层治理的形态。通过构建“数字治理”制度框架,能够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响应效率,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便捷。

  数据共享机制是基础。基层治理中,民政、公安、卫健等部门掌握着大量群众信息,但数据“各自为战”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群众重复报、部门重复录”。应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制度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标准和安全规范,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例如,某地搭建“社区治理大数据平台”,整合居民户籍、健康档案、社保信息等数据,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一个系统即可查询所需信息,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

  智能化响应是关键应用。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能够实现对治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置”。例如,一些社区安装智能监控设备,通过算法识别高空抛物、消防隐患等风险,自动推送预警信息给网格员;智慧养老平台通过监测老人的活动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联系家属,这些技术应用的背后,是“科技+制度”的双重保障。

  “指尖治理”是服务升级的方向。将政务服务、民生诉求响应等功能搬到线上,让群众通过手机即可办理事务、反映问题,是提升治理便捷性的重要举措。但“指尖治理”不能流于形式,需要配套“线上受理—线下办理—结果反馈”的全流程制度,避免“线上挂号、线下排队”的新痛点。某地开发的“社区微治理”小程序,群众可在线提交诉求,系统自动分派给相关责任人,并设置办理时限和评价功能,让服务过程全程可追溯、可监督。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