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千山——易英风景写生作品展”将于明日在湖北美术馆开展,展期至12月1日
2024-11-14 13:55 文化视界
很显然,易英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着复杂性、多义性与多元性的人,他有着高尚的情操,又有着浪漫而又激情的趣味。其丰富多姿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感染浸润着每一个走进其视觉图景的阅读者的心灵。他的绘画刷新着阅读者对易英的认知。他的绘画伴随着他的理论著述、艺术批评、艺术教育、艺术交流与传播,好友相聚、美酒佳肴中。他总是那么一副云淡风轻,宠辱不惊的样子,淡淡地面对是是非非。如果单角度就画论易英的画,显然难免失之偏颇。他的画只是他艺术生命中极小的一部分,但仅这一极小部分已然令阅读者感受到易英的真挚、真诚与真情,从中也窥视到一个相对整体的对易英的解读。他的绘画是他对枯燥晦涩理论的逃避;是对规则束缚的挣脱;是对学院藩篱的叛逆;是繁重教学和翻译、著述、艺术评论的忙里偷闲;是对风云变幻的艺术市场的远离;是对过往的似水流年的留恋;更是生命过程中难忘的印迹。其核心主旨则是精神的自由和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寻。因为我们既不能用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来苛求易英的视觉图像,也不适合用古典的审美法则来评判他。对于深谙艺术史的风格与样式的易英,他比阅读者更理解艺术的风格变迁。无论是格林伯格的“艺术是不断平面化”的历史论断,最终将走向极简;抑或说,T·J·克拉克的“艺术是一种否定性的实践”也罢,易英都了然于胸,那他为什么还热衷于画那些乡间小路、田园美景、雨后斜阳、春来江水、太行深处、旷野晚秋、芦苇初绿、田野垂杨、断岸初冬、万绿丛中一簇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