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风琉韵丨博山:绵延千年分布广泛的陶瓷业
2025-04-02 19:57 博山宣传

南万山古窑遗址-徐传国拍摄
五龙窑址
五龙窑址在今五龙村,自明代起,此处即为陶瓷基地。村内窑神庙碑上有“缸窑”、“黄壶窑”的称谓,可知清代该地陶瓷生产的分类。民国年间,此处生产的酱缸、酱菜坛即远销至北京一带。五龙窑址曾有不少圆窑散落于民居当中,城市改造之后,已不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地发展为现代工业陶瓷基地。
五龙村东北方向是后峪村,有小河自东向西从村中流过,河南岸建造居民楼时,曾有大量青釉残片出土,伴有三角支钉窑具,根据出土遗物分析,该地或许从唐代已经开始烧造瓷器。而后峪村西的孝妇河东岸,也曾有元代陶瓷生产迹象存在,这说明五龙村的陶瓷业当与上述两处存在一定的联系。

福山老窑
福山和西河窑址
福山村在博山城区东部五千米处。福山位于范阳河发源地,清代的窑神庙就建于泉源之旁。福山旧有“刮大碗”之名,是明清以来博山地区的又一处陶瓷重镇。据《淄博陶瓷工业大事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博山县福山村窑业具有相当规模,生产陶瓷者有17家,窑炉28座。”[3]福山窑产品以黑釉、黄釉、酱釉系列为主,以瓷猫枕、“福”字“寿”字扁壶和青花大鱼盘知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地有重点企业福山陶瓷厂。
西河位于博山城区东部10公里处,是博山地区明清至民国年间的煤炭、陶瓷重镇。1955年,西河镇划归淄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