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我的风筝记忆丨侯焕焕:纸鸢乘风 翱翔在记忆与梦想之间

2025-04-17 13:37   大众网

  偶然听到一孩童问:“风筝和火箭有关系吗”,旁站的家长回答道:“应该是有的吧”。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到万户绑着火箭椅的壮举,从鲁班造木鸟到现代航天工程,中国人的飞天之梦何尝不是从一只简单的风筝启程?钱学森曾回忆儿时放风筝如何激发他对空气动力学的兴趣,当我们神舟飞船巡游太空时,谁能说那不是无数中国风筝在历史长空中划出的璀璨轨迹?这只乘风而起的轻巧之物,承载的竟是如此厚重的科学精神与探索勇气。

  在城市生活的日子里,风筝线始终牵动着我对纯真年代的怀念。公园里偶遇的放风筝场景,总能瞬间唤醒那些在田野上奔跑的记忆,分明看到三十年前父亲指导我的画面在眼前重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的放鸢场景,与当下公园里的欢声笑语奇妙重叠,证明着某些文化基因的永恒传承。

  夕阳为收线的风筝镀上金边,看着这一只只风筝,只觉它不仅是一件玩具,更是一部微缩的文明史——告诉我们从何处来,也提示我们向何处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风筝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提醒我们保持向上的姿态:既要像竹骨般扎根土地的厚重,又要如纸翼般拥抱天空的辽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中,愿我们永远保持这份飞翔的勇气与梦想的纯真,让文化记忆的丝线,牵引着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苍穹中舞出更壮美的轨迹。

  (作者:潍坊市城市管理局 侯焕焕)

  

责编:李晓芹
审签:焦 雪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